加强东湖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需要把握的问题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0-04-30 11:23:37
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 刘善明 郭建安
东湖高新区发展已经走过了20年的历程,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某些前沿技术领域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当前,在全市上下积极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以自主创新为驱动,以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为突破,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自主创新不排斥开放创新,也不是鼓励从头做起。东湖高新区设立以来,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开展广泛的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促进了科技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核心技术的引进将越来越受制于人。事实证明,对企业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核心技术是很难引进的,外国公司“专利圈地”,在不断抬高我们引进技术的成本,也不断挤压我们自主开发的空间。因此,要加大更深层次的技术引进力度,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在重大引进方案中要包括创新的计划,不能走引进一代、落后一代,再引进一代、再落后一代的重复引进之路。
要加强集成创新,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当今科技发展的特征表明,集成创新是科技向前发展的重要形式。国外著名技术服务专业跨国公司,越来越倾向于整体外包技术,越来越注重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研发设计、施工、技术服务等公司的战略联盟已成为趋势。这充分说明,单靠某一公司、某一科研院所的力量,都有很大的局限性。高新技术行业的整体产业链,涵盖了设计、施工、技术服务等上下游,恰恰有利于推进集成创新。在集成创新上下功夫,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集成配套技术或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可以放大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各自的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要发挥完整产业链的整体科技优势,大力促进各种相关专业技术的有机融合,实现关键技术和技术群的突破及集成创新。
要充分利用外部科技资源,积极开展合作创新。东湖高新区许多合作项目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加强开展国内外合作创新研究,是一条成功的路子。要有所选择的与国内外知名公司、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合作创新研究。对有技术专长的特殊专家,可以通过颁发聘书等形式,参与重大项目的研发,为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要通过开辟更广泛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空间,提高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层次和深度。要用活用好外部科技资源,增强我们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起点和水平,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效率,力争在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全方位的技术储备。
要着眼培育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队伍整体素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统筹考虑,统一规划。东湖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重点要放在强化战略管理、优化组织体系、凝聚核心能力、打造专有技术优势、推进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东湖高新区在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已有良好的基础。管委会在整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坚持稳定的科技投入,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战略目标和方向,有比较明晰的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思路。通过多年努力,已经拥有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技术中心,拥有专业覆盖面比较广泛的研发体系、有一支具备规模的研发队伍、有一批拥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专家和相对先进完备的研究试验设备和基地。在某些技术方面,有较强的优势,这些都为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际,针对产学研各个环节中的难点、重点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通过科技攻关,在解决当前和今后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造就拥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努力在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方面下功夫。
在创新体系方面。一是要进一步规范科研工作制度。在生产企业单位设立的研究所,应相对固定一定数量的研发骨干,这些人员的主要工作是技术开发,同时开展本专业技术咨询。二是要充实现有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形成配套的专业技术人才体系。采取接纳毕业生、通过政策吸引社会人才、与院校合作聘任社会专家等多种形式加以解决。三是科研院所之间要紧密协作,优势互补,特别是涉及多专业技术的重大项目,优化配置各方面技术资源,形成科研合力,开展联合攻关。四是要继续加大创新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试验仪器、设备的添置给予稳定的支持。五是要进一步重视加强科技信息建设,充实科技信息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科技信息网络,及时跟踪获取世界新技术动态,为开展科研开发,特别是前瞻性技术开发,以及引进消化吸收,提供丰富的科学技术信息。
在创新机制方面。一是要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行自主创新项目竟聘上岗机制和重大科研项目签订“责任书”机制,充分发挥竞争和责任机制的作用。二是要本着“开放、流动、竞争、高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项目跨单位之间选择课题和研究人员的机制,形成科技人员的优化组合和有序流动。三是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充分体现科技人员智力成果参与分配的市场价值。四是要积极探索和尝试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机制,使科技人员的贡献、绩效与其收入直接挂钩,逐步实现技术的资本化运作。五是要推行专业技术首席研究专家机制,以此来充分发挥研究专家的聪明才智和核心作用。六是要研究建立青年研发人员指导机制,给各级课题负责人指定1~2名年轻科研助手,并明确课题负责人的指导职责,鼓励培养后备人才。七是要进一步活跃金融创新体制。建设自主示范区,迫切需要利用大量资金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市场开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活跃的金融创新体制是关键,应视图建立示范区“金融超市”,让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进驻示范区集中办公,这样既能方便企业“找钱”,又能促进行业竞争。
【上一篇】浅论我国民营企业社会责任
【下一篇】台资企业在武昌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