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企业在武昌发展的思考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12-04-12 11:49:20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ECFA)的签署,创造了两岸经济合作新契机。由于中部地区资源与劳动力优势凸现,台资企业布局已由原长三角、昆山转移到中部地区。武昌在建设“卓越强区”工程中,如果能抓住机遇,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加大对台招商引资力度,台商在武昌投资兴业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当前武昌区台资企业的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台资企业9家(1家从事高新科技产业,其余8家都是从事餐饮、食品加工和教育培训等现代服务业),投资总额1069万美元,员工总数达到350人,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有武汉元祖食品有限公司。总的来看,大部分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台商对武昌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对他们的服务都比较认可,但从投资规模和数量上看,与2002年以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二、当前武昌区台资企业的发展困难
1、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由于土地资源稀缺,制约和影响了台资企业在武昌的发展壮大。有的企业在武昌建研发生产基地的设想,因为此原因建在远城区;有的企业拟建立辐射华中地区集生产、经营、物流于一体的总部区计划,几年寻求无果后,已转向其他城区考察;有的企业经营效益好,准备在开设分店,但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市台商企业协会拟建立武汉台商总部大楼,几年来几位会长、副会长专程来武昌考察了好几次┈┈几个比较成熟的投资项目就此搁浅。
2、台资中小型企业融资难。近几年,国家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相继拿出资金用于台资企业贷款,但由于僧多粥少,手续繁杂,台资中小企业很难争取到。融资渠道少、银行贷款难是困扰中小台资企业发展壮大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担保原因。在武昌的台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实体财产有限,缺乏抵押资产,也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人;二是征信原因。征信渠道有限,信息不对称,由于台资企业在台湾经营情况和资产状况无法为大陆银行所掌握,银行较难对其做出综合评估。
3、台资企业申办相关手续繁琐。如某英语培训机构拟聘请外教老师,我区相关部门迅速为其办好手续,但是因最后审批权在省里,时间跨度比较长,手续比较复杂,因此对他们招生教学造成一定影响。
三、推进台资企业在武昌发展的举措
1、积极为台商投资营造良好的综合环境。首先,要确立政治、经济战略观念。要通过广泛宣传,使全区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发展台资企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战略任务,通过吸引台商来武昌投资,可以“以民促官”、“以经济促政治”,为祖国统一创造条件。其次,要牢固树立为台商服务的观念。作为武昌来说,优惠政策并不比其它的地方多,因此,要吸引更多的台商前来投资,使现有的台资企业“留得住、长得大”,就必须依靠诚信服务,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和态度,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要认真贯彻落实《台湾同胞保护法》,建立定期走访台资企业制度,主动作为,随时掌握台资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各种办法帮助解决。要充分发挥区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把为台商服务纳入领导小组的重要工作内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相互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为台商服务的工作合力。
2、从双赢理念出发,努力解决台资企业发展用地问题。由于我区可用土地十分有限,招商引资与土地紧缺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满足台资企业的用地要求,建议区政府主动协调,加强与地区大企业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合理调配企业的土地和厂房,通过合建等形式,建立台资企业工业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利用我区现有的白沙洲工业园区,对园区的产业结构重新进行调整,划出一定的区域专门用于高新科技型的台资企业入驻。此外,还可以采取土地赎回等形式留住一些发展前景好的台资企业,如上述某科技含量高的台资企业建立生产研发基地的困难,可由区政府将合适的土地资源赎回,与台企签订长期租约,给予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让他们留得住、做得大,既带动武昌的高新科技产业发展,又能产生较好的税收。这样,就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既使台资企业在武昌找到了发展空间,又使我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3、积极引进符合武昌区位发展的台资企业。近年来,我区通过“湖北•武汉台湾周”、纪念辛亥革命•武昌首义100周年等活动,提升了武昌在台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下一步要紧紧围绕我区“三建两改一保护”的发展战略,确定主攻方向,引进一批规模比较大、产业关联度高、区域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影响一批、带动一片”的产业集群效应。要充分发挥区位、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大高新科技、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等产业项目的引进力度。要抓住我区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争取台资企业把区域总部设在武昌。在对台交流中,要加大经贸考察团的数量和比重,要与台湾工商界人士广泛接触,大力宣传我区的投资项目和投资环境,力争每一次经贸考察都能达成一个投资意向。
4、从亲商安商富商理念出发,妥善解决台资企业融资难、审批难等问题。除了国家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以外,去年,国台办又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服务台商台资企业备忘录,重点面向台湾中小企业,帮助台商、台企解决融资难问题。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下一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由区政府出面帮助台资企业,尽最大努力争取国家发展银行等银行对台资企业的专项贷款。其次,学习国台办与银行协商,设立台资企业专项贷款的经验,可由区政府牵头,召集我区相关银行,协商设立武昌区台资企业专项贷款额度,并适当放宽台资企业流动资金还贷期限。对于审批难的问题,区台办可与省相关部门联系,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台商排忧解难,尽快帮助解决困难。
(武昌区委统战部)
【下一篇】武昌区通过培训推进信息调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