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武汉地区留学人员发挥作用的若干建议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09-09-23 14:47:08
武汉市作为全国第三大科教城市,目前集中了69所普通高校、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实验室,拥有上百万在校大学生和数十万科技工作者队伍。武汉历来是我国留学人员的重要源头城市之一,目前有超过8000名归国留学人员在汉工作、发展和创业。这既是武汉市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力量,也是统一战线队伍的宝贵人才资源。如何充分发挥这支人才队伍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归国留学人员在科研、教育、高科技产业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不仅是政府职能部门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也是武汉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课题。今年8月,我们对7家留学人员在汉创办的企业和49位科技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到一些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在此,本文试将问卷调查结果和留学人员工作实际相结合,提出政策性建议。
一、市委统战部在支持留学人员发挥作用方面所做的工作
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历来将团结和凝聚广大归国留学人员,支持他们发挥才智、报效祖国作为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支持我市留学人员于1998年成立了武汉欧美同学会·武汉留学人员联谊会,协调市财政局解决了会务专项工作经费并列入预算基数。目前,该会会员已达1556人,并在武大、华工、中科院武汉分院、地质大学、华师、武汉理工大学等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成立了留学人员组织,团体会员队伍仍在不断壮大中。我部通过武汉欧美同学会·武汉留学人员联谊会这个平台,为在汉的归国留学人员开展了一系列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支持归国留学人员创业,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支持留学生创业园的发展,包括邀请有关领导视察检查、邀请相关部门调研走访、组织园内企业座谈交流、撰写专题调研报告为创业园发展建言,宣传推介创业园的发展以及组织港、澳、台企业家参观考察园区,商议拓展合作领域,在海外举办招商会等等。我市留学生创业园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得到健康发展,至2007年止,创业园内累计孵化企业480余家,在孵企业110家,毕业企业300多家,转化科技成果510多项,企业累计注册资本16亿元,专利总数267项,其中发明专利104项,实现年收入33亿元,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上交税金1.5亿元,园内企业入驻率保持年均20%的增长速度。2006年,创业园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留学生创业园”。二是积极为海外留学人员来汉工作发展牵线搭桥,对每一个学长来汉考察参观的接待我们都认真负责,做到弄清意图、明确要求、联系落实、安排到位。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不仅得到宝贵的人才、技术、项目,而且扩大了同海外留学人员的联系,交到一批新朋友。三是切实为留学人员排忧解难协调服务,通过座谈、走访以及交流活动,主动了解回国创业、为国服务的留学人员在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创业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积极联系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四是认真组织各种形式的联谊交友活动,为帮助留学人员广交朋友,增进了解,扩大社会接触面,更好地适应内地社会和市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每年组织不同形式的联谊活动,包括中秋、新年联谊活动,留美、留欧和留日人员联谊活动等,留学人员从中获益良多,反响也很好。五是加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学人员、支持留学人员工作的良好氛围。近3年来,每年与《长江日报》、武汉电视台合作,用5个专版宣传报道优秀会员的先进事迹28人次;用专题电视新闻宣传报道会领导和会员相对集中的重点科研单位先进事迹4次。为纪念中国留学人员赴德国留学130周年,与武汉电视台联合拍摄了名誉会长裘法祖院士的专题宣传片《裘氏风范》。与此同时,我们建立了武汉欧美同学会网站,运用互联网平台提升会务工作和服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传达有关精神,交流动态,发布信息,报道会员创业事迹和科研成果等。
二、留学人员反映比较集中的困难和问题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收集到留学人员反映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和创业过程中缺乏资金支持。
从问卷调查结果看,63.3%的科技工作者将资金问题列为科研和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我市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方面提供的科技专项资金较沿海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无法满足科技创新需要。我市企业,特别是民营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也抑制了科技创新能力。二是政策环境问题。我市关于发放创新经费和创业资金的规则和标准不够完善,宣传渠道也不够畅通,造成有的归国人员无法及时获得创业资金。三是金融体系问题。由于留学归国人员在国内一般没有固定资产可作抵押;归国时间不长,未建立起商业信誉,而目前又缺乏科技企业信誉评估机构,银行普遍对这类企业惜贷;风险投资公司数量少,发展慢,风险投资公司对留学人员的企业融资非常谨慎,留学人员企业申请风险投资基金门槛高,手续繁杂,成功率低。四是思想观念问题。在创业科技工作者当中,宁可牺牲企业的发展机会(甚至是生存机会),也要保持技术专利和企业完全控制权的观念仍普遍存在,客观上压缩了企业获取资金支持的来源。
2、科技创新评价体系不完善,成果得不到及时转化。
71.4%的科技人员反映:我市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沽值服务比较落后,虽然在东湖开发区建立了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但大部分科技创新成果难以及时获取资金投入。此外,武汉经济开放程度落后于沿海地区,商业信息渠道不畅,客观上造成了科技创新成果脱离市场需求、企业与项目难以及时对接、即使有先进的创新成果,因为难以找到投资方,“靓女愁嫁”等现象。
3、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
留学生回国创业带来的高新技术中真正又新又尖端的原始创新比较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知识产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目前很多企业选择申请专利作为自我保护,但是企业在申请专利后,如果没有资金对这些基础研究进行应用技术研究,时间长了反而会抑制创新的延续,专利变成垄断,更不利于他人的继续研究,对于科技创新反而形成了阻碍。
4、科研交流不足,信息渠道不畅。从问卷调查看,对科研交流状况比较满意的受访者占22.4%,感觉一般和不太满意的受访者占63.3%。多数受访者希望所在园区、辖区政府部门组织更多的信息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启发思维、开拓视野,避免因为信息不畅引起的“闭门造车”和脱离需求等问题。
5、工作生活环境不尽如人意。在工作生活环境上,公派留学时间计入工龄,自费留学时间则不计入工龄,造成同为留学人员,回国后工资待遇却不尽相同;此外,有的留学生出国前学习地或工作地不在武汉,学成归国来到武汉后,家属户口、就业、医保、社保、子女就学等安置不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鉴于留学人员反映的主要问题和统一战线客观实际,我们认为,下一步在支持留学人员发挥作用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借助留学人员团体平台,帮助他们反映呼声。
武汉欧美同学会·武汉留学人员联谊会成员分布广泛,既有科教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有各级党政部门领导和国有大中型企业负责人,在收集民意、反映呼声、争取政策支持等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在日后工作中我们更加注意听取留学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新闻宣传、专题汇报、书面建言等形式,向各级党政部门反映留学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获取更多的重视和支持,联络有关职能部门帮助解决留学人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会务活动,为留学人员提供更好的信息交流渠道。
武汉欧美同学会·武汉留学人员联谊会在我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企业中都有会员分布,下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各高校、科研院所中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和团体会员发展工作,打造联系更紧密、来往更频繁、信息更通畅的工作网络,通过团体会员开展更多行之有效的会务活动,例如信息交流会、项目对接会等,帮助留学人员获取有关科研信息和市场情况。继续做好欧美同学会网站建设维护,在网站上开辟新的信息发布平台,为留学人员提供新的信息获取渠道。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帮助留学人员树立新的创业理念
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财政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帮助留学人员解决科技创新和创业资金问题,其根本着力点还是应该树立“市场为本,自力更生”的创业理念,寻找新的资金获取渠道。建议在我市留学人员中开展自主创业专题宣传培训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成功的归国留学人员创业者举办讲座,帮助留学人员改变思想观念、主动适应市场。一方面,要鼓励留学人员主动寻找有合作意向的投资商,通过技术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合作形式获取创业资金,尽快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处于初创阶段的留学人员企业,工作模式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身。这样由于企业本身资金战线太长,这样一方面会造成研发和生产的矛盾,消耗大量资源,作为保障科技型企业长久生命力的研发资源却得不到加强和补充,同时造成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鼓励他们寻找新的经营模式,主动将生产、销售等环节外包或交给下游企业,集中主要力量做好科研。通过多种形式解决科技创新的资金问题。
(联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