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情 聚力克时艰——江夏区统战系统抗疫纪实
中共武汉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http://www.hbtyzx.gov.cn/ 2020-03-30 10:19:00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夏区统战系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来,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并充分发挥统战特色优势,广泛凝聚各界力量,形成了干部群众、机关社区、党内党外风雨同舟战疫情的强大合力,为江夏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统战力量。
奋战抗疫一线 党员干部先行
疫情发生后,江夏区委统战部领导班子成员始终靠前指挥,在一线检查督导防控工作。其中,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魏雄伟担任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一般发热人员集中隔离组、援汉医疗队接待协调组的组长;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区台办主任舒本贵作为联络协调人员、3名机关干部均被抽调至一般发热人员集中隔离组工作。
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长左晖作为带队领导每天与其他下沉干部一起坚持奋战,第一时间带队对社区居住人员名单逐一入户核实,确保不漏一一人,并多次上门慰问社区高位截瘫孕妇和独居老人,给他们送去生活物资。被评为我区先进下沉干部的陈国栋同志,亲自为居民维修下水管、清理老旧小区院内垃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1月28日以来,江夏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长左晖作为带队领导和机关8名党员干部下沉到纸坊街中建三局二公司社区,以“不怕牺牲、勇斗困难、疫情不退、决不收兵”的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全力协助社区做好人员排查、执勤站岗、查测体温、环境消杀、物资采购、政策宣传、心理疏导、进出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
针对社区干部防疫物资欠缺问题,下沉干部郭强、李瑞经多方协调,为社区捐赠了口罩12000个、酒精180升、84消毒液100升、体温计200支、大米200袋、商用净水机1台,以及办公耗材、保健品、生活物资等若干,确保了二公司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基本物资保障。
3月6日,由区委统战部下沉党员干部包保的二公司社区第一网格挂牌无疫情小区,成为全市首批公布的无疫情社区。3月16日,市委组织部发文通报表扬中建三局二公司社区党支部作为全市先进党组织在抗疫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3月19日,社区群干为下沉的统战干部送来锦旗和感谢信,感谢江夏区委统战部及下沉干部与社区一道同心协力抵御疫情。
发挥自身优势 同心抗击疫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夏区委统战部动员全区各民主党派、知联会、新联会积极行动起来,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凝心聚力、发挥优势,通过发出倡议、靠前战斗、捐款捐物、建言献策等方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于抗疫事迹的信息被各级统战系统、各级媒体采用63篇。
区各民主党派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优势,围绕新冠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社会大局稳定等积极建言献策,撰写议提案30余篇,为各级防疫指挥部门工作提供了决策参考。各民主党派、知联会、新联会发动成员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先后捐赠了价值500余万元的物资和资金。
九三学社江夏区工委主委、区园林和林业局局长李宗祥,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对全区湿地进行巡护监测、出动执法人员对农贸市场进行检查、积极组织局机关及二级单位干部下沉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各类工作,并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创作关于疫情防控的作品十余篇,向所有奔波在抗“疫”一线的“逆行者”们致敬!
农工党区工委副主委、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付萍临危受命,担任江夏区人民医院临时建立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病区负责人,坚守抗疫一线,其先进事迹被长江日报等媒体多次登载。
农工党区工委委员、区中医院门诊部副主任吴华自己术后不到一周,在休养期间她主动请战到呼吸科,1月24日第一时间投入疫情一线。同时,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在隔离病区工作中,她会细心观察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需求,撰写了《关于做好一线医务人员防护工作的建议》、《补助疫区困难家庭基本生活物资保障的建议》等10篇社情民意信息报送农工党省市中央、市区防疫指挥部、市委统战部。
民进区工委会员、区人民医院护师刘媛第一时间安顿好身患重病的婆婆和年仅4岁的女儿,主动请缨,申请到一线工作。疫情期间,因表现突出,火线申请入会获民进市委会特批。
据统计,全区各民主党派、知联会、新联会成员中共有近300名投身一线岗位,其中医护人员100余人。
民宗领域严防 管理服务同频
疫情发生以来,江夏区委统战部(区民宗局)对民族宗教工作坚持“两手抓”,一手严格按照市民宗委要求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双暂停”,一手密切关注在江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务工经商、生产生活等情况,努力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保障。截至目前,辖区宗教场所未出现一例“四类人员”。
疫情发生后,江夏区民宗局结合全区党员干部进社区、进网格工作,开展对滞汉少数民族大摸底、大排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共排查出370名滞汉经商的少数民族群众和116名新疆籍少数民族务工群众,
2月4日晚,江夏经济开发区少数民族群众马金平出现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社区第一时间向管委会和民宗局报告后,在医疗条件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区领导亲自协调,马金平当晚送去就医并收治入院,之后排除新冠肺炎,目前恢复良好。
2月19日,区民宗局专职副局长郭强了解到大桥产业园威普泰公司116名新疆籍务工人员缺乏防疫物资后,积极筹措了50公斤84消毒液、25公斤医用消毒酒精、400只口罩以及2套电子体温枪等物资,为他们缓解了燃眉之急。
为巩固和加强封闭成果,确保宗教场所和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生活用度保障落实到位,3月初,江夏区民宗局联系企业定向捐赠,筹集1.6万斤大米和290桶(5L)食用油,对全区民宗领域困难群体开展“全覆盖”帮扶慰问,为全区佛教场所及少数民族困难群众一次性解决15天左右的基本生活物资,并安排各社区(村)对口联系服务辖区民宗困难对象,确保基本生活物资有序供应。
武汉化隆商会商会会长、江夏庙山化隆十八子清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韩索力么乃及家人,自疫情爆发以来,先后为援汉医疗队、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捐赠牛奶及水饺等数万元物资,用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
民企爱心涌动 积极捐款捐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夏区年轻一代企业家商会、深圳江夏商会、北京江夏商会、化隆商会、汽车通勤商会、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协会等商(协)会,纷纷带领各自商会会员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有的慷慨解囊,带头捐献钱物,如武汉盛帆电子大年初一,克服资金流转困难,带头捐款120万。有的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医院建设,如家园鲜为支持火神山医院工地食堂,休假员工一接电话全部到岗。有的对外联络,四方求助,如曾凡仁赛车发动厦门企业从宁夏运来12吨防疫中药制品……初步统计,截至3月底,江夏全区已有150多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和非公经济人士参加捐赠,捐款捐物总额约5000万元。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民建江夏区工委会员、武汉武威公司总经理、江夏区通勤商会会长刘丹武主动请缨,申请加入区疫情后勤应急保障综合组专班,投入组建十余辆运输车队,负责运送捐赠的医疗和生活物资,接送一线医护人员上下班,为抗击疫情的后勤工作贡献力量。
在区工商联的指导下,湖北省盛帆公益基金会发起成立“雯亮”救援基金,规模不少于一亿元人民币,基金将主要援助位于武汉市及周边疫情严重城市抗疫第一线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对部分困难患者进行资助。
情系台胞台属 同舟共渡难关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江夏区台办迅速行动,成立江夏区台胞健康状况监测小组,并加强与台胞所在社区的信息沟通,随时收集掌握辖区台胞的身体状况,了解台胞各方面诉求,及时分享权威发布的官方信息,引导辖区台胞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同时,江夏区台办积极回应台胞问题,解疑答惑,帮助台胞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
台胞许先生向区台办反映家中无口罩和消毒用品,区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区台办主任舒本贵自己出资购买口罩和84消毒液给台胞送上门;台胞邓女士求助台办购买手机数据线,台办干部胡文露在全区商铺关门情况下多方联系,两个小时内给送去了指定型号的数据线。3月15日,江夏区委统战部(区台办)为14名辖区滞留台胞、台商送去米、油、牛奶等生活物资,并致以亲切的问候。辖区台胞纷纷表示,疫情之下,区台办的看望让他们感到格外温暖。